民事专题
CIVIL SUBJECT
居住权设立与实践
日期:2023-08-22 作者: 上海陆同律师事务所

导言

居住权是指特定主体对特定住房享有的居住、使用的权利。居住权的设立对于保障人们的住房权益、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文将从居住权的法律定义、设立方式、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,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居住权提供参考。

一、居住权的法律定义

居住权是指特定主体对特定住房享有的权利,包括居住、使用、出租、转让等。居住权是一种用益物权,具有物权的一般特征,如排他性、支配性、绝对性等。同时,居住权也具有自身特点,如长期性、稳定性、保障性等。

二、居住权的设立方式

1.法律规定:居住权的设立首先需要遵守法律规定。在《民法典》等法律中,对居住权的设立、变更、转让等都有明确规定。

2.合同约定:居住权的设立还可以通过合同约定来实现。例如,在房屋买卖合同中,可以约定购房人享有对房屋的居住权。

3.行政许可: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居住权的设立还需要经过行政许可。例如,在保障房建设中,需要对住房的居住权进行行政许可。

三、居住权的保障类型

1.经济适用房居住权保障。经济适用房是一种针对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住房,其居住权的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。政府通过严格审核购房人的资格、制定合理的价格等措施,确保经济适用房的居住权得到有效保障。

2.公租房居住权保障。公租房是针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赁型住房,其居住权的保障也是政府的重要工作。政府通过加强租赁管理、提高租金补贴等措施,确保公租房的居住权得到有效保障。

3.共有产权房居住权保障。共有产权房是一种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,购房人享有对房屋的部分产权。在共有产权房的居住权保障中,政府通过严格审核购房人资格、制定合理的产权比例等措施,确保共有产权房的居住权得到有效保障。

四、居住权的未来发展

1.完善法律法规。为保障人们的住房权益,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,对居住权的设立、变更、转让等进行详细规定。同时,还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,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。

2.推进多元化住房供给。为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,需要推进多元化住房供给,包括保障房、租赁房、共有产权房等。通过多种形式的住房供给,提高人们的住房品质和生活质量。

3.加强监管与协调。政府应加强对住房市场的监管与协调,确保住房资源的合理配置。同时,还要加强对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和执行,确保居住权的公平分配和保障效果。

五、总结

居住权是保障人们住房权益的重要制度,其设立与实践方式多种多样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、推进多元化住房供给、加强监管与协调,以确保居住权的公平分配和保障效果。

返回列表

Copyright © 2015-2024 上海陆同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

沪ICP备2021024837号-1